惩罚偷猎者的最残忍方法是啥?当然是罚他看100遍《小鹿斑比》啊!

当前位置:manbetx2.0安卓客户端 > manbet手机客户端2.0 > 惩罚偷猎者的最残忍方法是啥?当然是罚他看100遍《小鹿斑比》啊!
作者: manbetx2.0安卓客户端|来源: http://www.fukudiary.com|栏目:manbet手机客户端2.0

文章关键词:manbetx2.0安卓客户端,小鹿斑比

  近日,美国密苏里一位名叫David Berry的偷猎者因为非法捕猎上百只鹿而被判入狱。在两位家庭成员的配合下,David Berry取下鹿头,遗弃身体,任其腐烂,手法残忍至极。

  制裁盗猎者的除了被判监禁一年之外,还被加以服刑期间每月至少观看一次《小鹿斑比》以便唤醒其对爱的认知。欧洲菌不禁想到,如果放在中国,岂不是猎人要看《喜洋洋》,伐木工要看《熊出没》?

  1942年8月21日,《小鹿斑比》在北美上映,是迪斯尼最为轰动的长篇动画片之一。

  他与亲人、朋友和爱人相伴,而当斑比的妈妈被捕猎者一枪至死,小小的那个斑比倏地长大了。盗猎者在森林世界一系列残忍的屠杀行为,让安详美好的生活家园消散不见,小鹿斑比最终不得不选择仓皇逃生隐居山林。

  童年的斑比,与动物伙伴们相互扶持和谐共处,母亲的离去让他变成了一头勇敢的雄鹿;他为了爱情与其他雄鹿垂死搏斗,只为得到心爱的配偶;他在熊熊烈火中誓死抵御困难重重守护自己的爱人……

  据说当年《小鹿斑比》刚上映,引起了美国社会极大的共鸣与反响,甚至其独有的“狩猎精神”都演变成千夫所指,导致来年的猎鹿率骤然下降。

  2011年,《小鹿斑比》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形容为“深刻地影响了文化、历史和美学”。

  其实早在2007年,《时代周刊》就评定,迪斯尼巨作《小鹿斑比》入列电影史上25大恐怖片。

  “David D. Hand执导的《小鹿斑比》,如今仍是40、50甚至65年前曾经观看过它的老一辈观影者的噩梦。”时代周刊在2007年写道。

  满目疮痍的现实,在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童话故事里隐喻,又生机勃勃地萦绕希望。

  斑比效应指的是受到此效应影响的人,将会极力反对人类杀害一般被公认为“可爱”的动物(特别是鹿以及其他的森林动物),但同时却不会反对杀害那些“不可爱”的动物。

  作为斑比效应的代表人物,披头士乐队成员Paul McCartney称自己是因为看到斑比的妈妈遭受暴力而萌生同情,继而想一心致力于动物保护。

  “对我来说,看到斑比的母亲死亡,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父母亲会死,还有我的父母可能不会永远都在我的身边。” Paul McCartney说道。

  如果说在枪弹声中遇害的妈妈是电影《小鹿斑比》最揪心孤独的场景,那在这里也希望那位非法猎鹿人,在观看《小鹿斑比》的时候,有那么一些,哪怕一点点,触碰到他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的时候吧。

  到香街迎接大力神杯!裸奔跳水打砸烧、把马克隆做成表情包后,法国暴力狂欢3.0启动!

  克罗地亚队归国,战斗机,妹子仪仗队和55万球迷都来了,这场狂欢比赛场还燃!

  关爱女性贴 我掏空钱包挖出了“维秘”的“秘密”,最终竟发现值得买的内衣却是这些…

网友评论

我的2016年度评论盘点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